查看: 1973|回复: 0

艾有多少种?为什么蕲艾最好?

[复制链接]

80

主题

80

帖子

12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20
发表于 2018-9-10 15:39:4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艾是《诗经》中的一种植物,而《诗经》作品出于周朝,可见,在二、三千年前,艾已被用来食用、治病或者祭祀。
时至今日,艾草已然侵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:
习俗中,挂艾草,戴艾虎,煎艾草沐浴;
食品中,有艾草面、艾草青团、艾饼、艾茶、艾饺、艾草糕点、艾草酒等等;
日用中,有艾草牙膏、艾草沐浴露、艾草精油、艾草手工皂、艾草枕头、艾草染布等等;
至于药用,驱蚊防疫,“以灸百病”,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、抗病毒、平喘、止血、抗过敏、增强免疫、护肝利胆、解热、镇静、降压等药理作用。
全国的艾大致分为以下几种:
1北艾
艾叶的产地记载,最早见于梁代本草学专著《名医别录》:“生于野”。没有具体的说明。
宋代苏颂的《图经本草》则记载曰:“艾叶,……今处处有之,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。”书中认为,复道和四明的艾最好。
据考证,复道为今天的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所辖,即今天的伏道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有言曰:“汤阴者谓之北艾”。
2海艾
海艾即今天浙江宁波及其附近地区的艾草。
宋代苏颂的《图经本草》则记载曰:“艾叶,……今处处有之,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。”这里的四明,就是今天的宁波地区。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四明者谓之海艾”。
3蕲艾
蕲春赤龙湖畔的蕲艾
到了明代,蕲艾闪亮登场。
明弘治年间定稿的《本草品汇精要》记载:“生田野,今处处有之,……道地:蕲州、明州。”蕲州就是今天的湖北蕲春,明州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及附近地区。其后的《本草蒙筌》收录了“蕲州艾叶”图,并记载曰:“倘有收藏,不吝价买,彼处仕宦,亦每采此,两京送人,重纸包封,以示珍贵,名益传远,四方尽闻。”
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,首次提出了“蕲艾”之名。书中写道:“自成化以来,则以蕲州者为胜,用充方物,天下重之,谓之蕲艾。”从此,蕲艾跻身中国名艾之列。明清医家皆重视并推崇蕲艾。明代《本草乘雅半偈》记载,“(艾叶)生山谷田野,蕲州者最贵,四明者亦佳”。该书还说,“蕲州贡艾叶,叶九尖,长盈五七寸,厚约一分许,岂唯力胜,堪称美艾。”
4祁艾
祁艾和蕲艾谐音,但这是两个不同产地的艾。
祁艾是上世纪初出现的一个艾叶优良品种,专指产于河北安国(古称祁州)的艾叶。祁州处于北方中心地理位置,盛产药材,为北方药材集散地。由清至今,祁艾声誉渐传,成为“祁药”的主要品种之一。清官医案中亦有应用祁艾的记载,清《祁州志》的“物产”中亦有记载。但其应用不及蕲艾,有人统计过,清宫医案处方中,蕲艾与祁艾的使用频率比约为10:3。

全国的艾有这么多种,为什么说蕲艾最好呢?
蕲艾多产于江北,叶宽而厚,绒毛多,可以制出优质艾绒。野艾江南较多,绒质较硬,其艾香亦不如蕲艾,为劣质绒。据《蕲州志》载,“白艾蕲州出”。蕲艾因产地而得名。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对蕲艾颇有研究,著有《蕲艾传》,说蕲艾“产于山阳,采以端午,治病炙疾,功非小补。”
微信图片_20180910152146.png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 
QQ在线咨询
售前咨询微信
qiai198
售后服务热线
159-159-00220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